作者:奧美社群團隊
紀錄者:奧美公關簡淳怡
身處網路時代,Google 和Facebook成為多數人們每天必須接觸的平台。Google從初期的搜尋平台,陸續發展許多不同的功能,google map 甚至google bicycles 的出現更代表人們可以在單一處,瀏覽世界各地,廣大的世界似乎就展現在我們眼前;而相對於google作為展現世界之大的平台,Facebook則相對為較為聚焦的平台。
Facebook的文化為使用者導向,其首要目標為集結多達一億的使用者,次要目標則是透過朋友間的相互連結,接觸更多不同的使用者,形成一個廣大的社群。換句話說,透過Google的網路平台,我們感覺世界之大,而透過Facebook,我們在這廣大世界中建立起不同的集體,不是世界變小了,而是距離更近了!
以使用者導向為核心的Facebook,在發展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皆以人性化設計為主,其過程主要可分為:
1.同理心:站在網路使用者的立場,思考是否有不足之處,可提供哪些改善等問題
2.定義:找出網路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時真正的需求、使用者洞察
3.發想:思考可透過何種方式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4.執行計畫:從上述廣泛的發想中給予具體可執行的方案
5.測試:實際執行於使用者生活中
但無論是Google或是Facebook,「互動」已成為網路世代中不可或缺的因素,Google bicycles 透過人與網際網路的互動,感受不同的體驗;Facebook 則讓不同使用者透過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而隨著行動通訊與網路的結合,此次數位論壇更指出下一個網路世代的關鍵要素,就是社交、在地與行動通訊,此三要素也可成為傳播行銷產業未來在規劃和執行專案時可積極掌握的關鍵。
想要知道更多與本次數位影響力論壇主題相關的資訊嗎?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揭曉,提供大家參考喔!
留言列表